宿松是安徽文明古老县份之一。汉高祖四年,设松兹侯国,始有行政建制。文帝十六年(公元前164年)建县,汉平帝始元年五年(公元5年)称松滋县,隋文帝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始称宿松县,一直沿用至今。宿松,含旧松兹之义。唐、宋、明、清初,隶属几经变更,至清顺治二年(1645年)正式属江南布政司安庆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直属安徽省,1932年10月至建国前属第一专区。建国后隶属安庆地区、安庆市。宿松是革命老区,宿松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作出重大贡献。 全县总面积2393.53平方公里,占全省面积的1.7%。辖8镇14乡395个村。省辖华阳河农场、九成监狱管理局均在境内。全县人口785536人,有回、高山、壮满、黎、蒙古、苗、旗等8个少数民族。 宿松是水产大县。水域面积达125万亩,其中可养水面84万亩,宜渔淡水面积居全国第二、全省第一,而且资源条件优裕水体理化性能良好,是安徽省水产重点县。青、草、鲢、鲫、虾以及鳖、鳝等水产品产量高,莲子、芡实、荸荠、菱藕、水禽等水生动植物品种全。近年来,全县大力培植水产支柱产业,以中华绒毛蟹为拳头产品。鱼蟹混养成功,大湖开发全面突破,正努力建设“水上宿松”。 宿松矿藏丰富,非金属矿品种多、储量大。已探明工业开采价值矿主矿产28种,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、石灰石储量13亿吨,居全省前列;煤储量466万吨,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,瓷土储量510万吨,此外,硅灰石、蛇纹石、滑石、兰晶石以及铁、铅、锌、银、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。 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,宿松经济有了较快发展。1998年全县遭受了罕见的洪涝灾害,损失巨大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19.1亿元,其中工业总产值21.4亿元,初步形成了轻纺、油脂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支柱产业的雏形,出现年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过亿元乡镇9个,其中达2亿元和3亿元乡镇各1个。县乡工业在推进改革、组建支柱、提高效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其中,复兴轧花厂生产的皮棉获“部优”,洲头油脂化工厂油酸获“省优”,皖蜀春酒厂的皖蜀春酒经审定为93年安徽省新产品,荣膺93中华“申奥杯”旅游饮食精品博览会国际金奖;宿松大闸蟹、霸王鞭黑芝麻、柳溪玉叶茶等名特优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。农业因灾大幅已初步形成多元化基地化的格局,丘陵地区低产林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,皖西南、皖蜀春、黎河三大市场成为皖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聚散地。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24元,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.58亿元,财政收入1.15亿元。 在农业方面。将紧紧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这一主题,在稳定粮棉、油等大宗农作物的基础上,坚持主攻水产不动摇,走自繁自养、分区轮养、涵养资源、持续发展的路子,稳中求快发展水产业;以集中连片发展名特优新产品为突破口,全面推进林业二次创业;着力实施畜牧业致富工程,努力增加农民收入;通过发展优质棉、经果林、名特优水产品、畜禽产品等商品基地,组建一批具有较强牵动作用的“龙头”企业,逐步形成龙头企业联市场、带基地、牵涉农户的农村经济新格局。 在工业方面。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,组织重点突破,攻坚闯关,加快工业化进程,实现新一轮经济大发展。基本思路是“一个围绕、两个依托、四化突破”,即:围绕优势办工业,依托农业办工业,依托资源办工业。组织“四个突破”,一是在盘活存量,壮大骨干企业上求突破;二是在山水开发,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;三是在引凤还巢,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上求突破;四是在开发开放、加快外向带动上求突破。坚持多轮驱动、多轨运行、多业并举、多管齐下,围绕水泥、水酒、水产、纺织、油脂化工等支柱产业,经过2-3年的努力,培植几个年营业收入超5000万元、l亿元,年利税超500万元、100万元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。 在第三产业、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。充分发挥边区贸易优势,按照大市场的要求筹建一批高起点、强辐射的区域特色市场,激活现有市场;组织房地产、旅游业的新突破,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,做活土地开展发文章,加快小孤山、白崖寨等风景旅游区的建设;自力更生,自加压力,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力争用2-3年时间,实现通乡公路黑色化,村村通程控电话;加快县城建设步伐。同时,通过全方位开发开放,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,强化各级干部群众争先进位、奋力赶超的进取意识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把宿松县建设成为充满活力、具有实力、富有魁力的强县。 宿松作为对外开放县,外事接待和服务机构健全,服务工作日趋完善。近年来,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,相继制订了一系优惠政策,鼓励外来投资。